基本信息
书名: 我教儿子学作文-最新版-中国教育学会家教专业委员会特别推荐(当当网全国独家销售)
原价:28.00元
作者: 肖复兴 著
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1
ISBN:9787540685430
字数 :350000
页数 :264
版次: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
中国教育学会家教专业委员会特别推荐:“父母必读的50本书”
被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评为:“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
多年来被许多老师和家长奉为作文教学的经典
内容提要
肖复兴在写作的道路上,曾得到过叶圣陶、叶至善先生的指导和帮助。在自己的儿子肖铁开始有了作文课以后,他照葫芦画瓢,学着当年前辈为自己改文章的方法,在孩子的作文练习中,有意识地帮助了他。在书中,肖复兴把教孩子如何写作文、改作文的过程详细地呈现出来。上辑是关于如何写作文,帮助孩子培养起写作文的兴趣,找到写作文的突破口和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下辑是关于如何改作文,主要是作者具体帮助孩子修改的作文范例,通过这些范例,可以看到如何动笔帮助孩子修改作文,让孩子有法可依。
“儿子”肖铁是肖复兴“传帮带”的典范。北京大学本科,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硕士,芝加哥大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博士后,印第安纳大学任教。曾获北京市十名杰出中学生奖及胡楚南奖学金、北京大学“创新奖”、第八届冰心图书奖等。出版有长篇小说《转校生》、《飞行的杀手》,小说散文集《成长的感觉》、《红房子》、《坚硬的早春》,译作有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说集《大教堂》。并有作品被翻译成德文介绍到国外。
《我教儿子学作文》(最新版),增补了以下新内容:
一是叶圣陶老先生在1963年为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我和姐姐争冠军》写的序。这本书是一本中学生作文选,所选的是当年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的获奖作文20篇,作者肖复兴的那篇作文《一幅画像》便选人其中。叶圣陶老先生在这篇序中所提到的关于中小学生作文“写什么”、“怎么写”的教诲,特别是他所强调关于孩子们写作文要有“真经历,真体会,真感受”的要求,至今依然有着鲜活的意义。
二是作者肖复兴读中学时的三篇作文,其中包括当年作者的语文老师富有真知灼见的评语。时代不同,作文的气息和笔法会有所不同,但作文的基本要求不会改变。在这样对比中,再来体会叶圣陶老先生近50年前提出“真经历,真体会,真感受”这样的基本要求,能够让我们对作文的学习有新的感悟。
三是作者肖复兴在北京学而思学校的一堂作文课的记录。
四是当当网上读者的反馈(摘录)。作者介绍
肖复兴,当代著名作家。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到北大荒插队6年,当过大中小学的教师10年。曾任《小说选刊》副总编、《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百余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幅画像》、《童年的小花狗》、《荔枝》、《小溪巴赫》、《我的第一个笔记本》、《拥你入睡》、《宽容是一种爱》、《孤独的普希金》等作品被选入大陆和香港地区的大、中、小学语文课本以及新加坡等国的汉语教材。近著有《肖复兴散文100篇》、《肖复兴新散文画作》两卷、《肖复兴音乐文集》三卷等。曾经获得过全国以及北京、上海优秀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多种。并获得首届“全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作家”称号。
媒体评论
媒体报道
著名作家、北京写作学会会长肖复兴的文学视野里,关于学生的话题始终牵扯着他的创作神经。广东教育出版社推出他的两部新作:《我教儿子学作文》和《父亲手记》,肖复兴为读者呈现的不再是文学世界里的虚构幻化,而是作为父亲,对孩子成长历程丝丝入扣的切身关怀。
——摘自《南方日报?书话岭南特刊》2008年10月25日
与孩子同步成长
(肖复兴:《父亲手记》、《我教儿子学作文》的作者)
信息时报:作为家长,你在孩子的成长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肖复兴:一是作为家长,一定要与孩子一起同步成长。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永远是孩子。所以对孩子总是很包容,就是做错了,也认为他还是个孩子。其实,这个观念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一天天在长大,他的思维思想也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如果你总是以“他还是个孩子”的眼光来看待,孩子会觉得你根本不理解他,进而会觉得你瞧不起他,矛盾容易出现,沟通会越来越艰难。而如果你积极地选择与孩子同步成长,那么你对问题的处理方式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地修正,与孩子的沟通就会顺畅很多。
二是,在与孩子一起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还要允许孩子反驳家长的权威。孩子不必要长得非常的“顺溜”,如果谁的话都听,唯独没有了自己的主见,这样的孩子,不思考,长大后,能力上就有欠缺。当然,要注意的是,我所说的允许孩子反驳,是指孩子反驳得对的,家长要尊重;要是反驳得错的,家长要坚持自己,并让孩子明白自己为什么坚持。在一次次矛盾的解决中,增强了与孩子的互动,更能不断发现孩子了解孩子,让孩子的成长拥有更多的笑声。
信息时报:一般来说,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是在什么年龄段最为重要?
肖复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必须要珍惜参与孩子成长的教育阶段。其实作为一个家长,教育孩子的时间是非常短的。大体说来,到初中就结束了,等到初中以后,孩子已经定型下来,你再怎么想改变,都很难了。所以,小学与初一是孩子成长的最关键环节。作为家长,不管多忙,都应该尽可能地陪孩子,引导孩子,与孩子互相促进。
信息时报:在《我教儿子写作文》一书中,你特别强调有意思。为什么?
肖复兴:有意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写作有兴趣,有兴趣才能动笔去写;二是要写有意思的才好写。孩子就是孩子,爱玩是天性,强调有意思的,其实更能发挥他们参与写作的兴趣。
——摘自《信息时报》2008年10月27日
如何让孩子成才?家长向作家取经
独生子女教育的困惑怎么面对?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和写作?在南国书香节,著名作家肖复兴举行了报告会和新书签售活动,吸引大批家长和孩子前来捧场,不少家长从作家的经验和趣闻中了解到如何更好地教育子女和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肖复兴对于教育有一套特殊的方法,父亲“传帮带”成就了两个作家。肖复兴在写作的道路上,曾经得到叶圣陶、叶至善的指导和帮助,在自己的儿子肖铁开始有作文课以后,他就按照当年老前辈为自己改文章的方法,有意识地帮助儿子练习作文。在他的帮助下,肖铁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加入中国作协时是最年轻的会员,现已出版长篇小说、散文小说集十余部。
在“家长如何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报告会上,他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一种习惯和爱好将会影响他的人生的发展。
——摘自《广州日报》2008年10月27日
作家肖复兴传授育儿经:反对隔代教育 允许孩子说不
“2008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迎来了著名作家肖复兴。不过他这次带来的新作并非文学作品,而是自己的育儿心得《父亲手记》、《我教儿子学作文》。于是新书的签售活动也自然演变为一场家庭教育报告会,肖复兴侃侃而谈“家长经”。
其一,父母千万不要动不动说“我辛辛苦苦不是为了你吗?”其实我们辛苦不仅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因为有了孩子后自己的感情才有了寄托。学习成绩的好坏、出色与否都不应成为家长对孩子要求的唯一标准。调整好做父母的心态才能调整好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其二,不赞成“隔代教育”,认为这是不合格父母做出来的事。祖辈对孩子一般处于溺爱的状态,对孩子的爱会超负荷,同时,隔代人因为年龄差距大与孩子的交流有间隙,一个孩子在成长的时候最需要的还是自己的父母。肖复兴说:“孩子崇拜、信任我们,我们可以教育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无非就是从出生到小学毕业,延长一点到初一初二,这是我们当父母的最佳时机。”
其三,当父母的一定要允许孩子在自己面前说“不”,允许孩子反驳父母,这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这同孩子对小动物充满爱心是一个道理,因为他们要在世界上找到一种平衡关系,家长要充分理解这一点。
——摘自《羊城晚报》2008年10月27日
不说写作说育儿
肖复兴:隔代教育难成功
肖复兴带来新作走进“2008年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不过人们看到的并不是他的文学作品,而是育儿心得《父亲手记》、《我教儿子学作文》;读者听到的,也不是写作经,而是“育儿经”。
“隔代教育没几个成功的,今天有很多父母是自己带着孩子来的,你们是合格的父母,还有很多孩子是爷爷奶奶带来的,这些孩子的父母是不合格的父母。”肖复兴一开头,就把所有关心孩子成长的家长吸引住。接下来,他力图一一纠正父母育儿“误区”。
首先,他最不赞成的就是“隔代教育”,认为没有几个隔代教育的孩子能成功!当父母的千万不要以太忙太累为由,把孩子甩给老人去带。
其次,父母别动不动说“我辛辛苦苦不是为了你吗?”肖复兴说,其实我们辛苦不仅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因为有了孩子自己的感情才有了寄托,孩子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实在比我们付出的辛苦要多得多。
最后,当父母的一定要允许孩子在自己面前说“不”。这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这同孩子对小动物充满爱心一个道理,因为他们要在世界上找到一种平衡关系。
——摘自《南方日报》2008年10月28日
作家肖复兴谈阅读与作文
好的语文教育会让孩子善待周围的人
在把3个孩子“打”进了北大的“狼爸”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另一位也是家有北大学子的爸爸,却以低调务实的姿态告诉广州的家长:要把孩子当朋友,在孩子的学习过程可以提供更具可操作性的帮助,比如,帮他们学好作文。这位爸爸就是著有《我教儿子写作文》、《父亲手记》等亲子图书的著名作家肖复兴。前日下午,肖复兴在广州购书中心尚文馆与100多位家长和孩子见面,做了“孩子阅读与作文从哪里入手”的讲座,并与孩子进行了精彩而热烈的互动。
为什么大作家对孩子的作文如此关注?肖复兴告诉在场的家长们:“语文学习伴随孩子一生成长最关键的作用,是培养孩子的一种情感。孩子通过语文的学习,增加美感、善感和敏感。语文写作会锻炼孩子对周围事物产生一种心灵的触动,像章鱼一样,能伸展到四周,能触摸到我们大人都触摸不到的世界。”讲座上,肖复兴除了介绍帮助孩子选择适合阅读的文章及学好作文的方法之外,还运用自身的经验,告诉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讲座结束后,肖复兴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南方日报:现在无论出版界还是网络,都掀起了一股民国小学生作文热。大家都有一个疑惑,民国时代刚刚废除了八股文,白话文才刚刚开始,在这个背景下,那时的小学生却能写出那么鲜活有趣的文章来。而今天,白话文教育已经推广这么多年了,我们的小学生却都写起了开头结尾都是程式化的“新八股”来,难道我们的汉语水平正在退化吗?
肖复兴:这其实怪不得小学生,主要还是应试教育这个大棒至今还在挥舞。学校、教师为了高分,让孩子按照那一套既定的模式来学,其实是按照成人的教育理念和思维习惯来组织他的文字,完全忽略了孩子的视角和感受。现在的语文课堂上还在让孩子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主题意义,你说这样能让孩子们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吗?
南方日报:那家长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肖复兴:家长不应该跟着扭曲的教育模式转晕了头,应该帮助孩子培养对语文的真正爱好,让孩子读美文,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存在着美好,增加孩子的美感。有了善感,孩子就会去善待我们周围的人,而非一个麻木的人。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的孩子一生当中缺少美感、善感、敏感,那么这个孩子的一生其实是不完美的。如果我们把语文学习的目的提高到这样一种高度上来,让孩子认识到、感受到原来语文学习是这样的丰富,还会有这样大的乐趣,这才是我们每一位家长的责任。
南方日报:您以前对孩子的阅读有个“三不主义”,现在还坚持这个原则吗?
肖复兴:是的,我到现在还是认为,不要让孩子们读太老、太长、太新的文章。这样才能让孩子对当下这个社会持有恰如其分的关注和兴趣。
——摘自《南方日报》2011年12月6日
书摘与插画
购买记录(近期成交数量0)
还没有人购买过此商品